English

志为“铁骑”雕硬弓

1999-01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吴瑞虎、金志峰 本报记者 周迅 我有话说

二战时期一位海军名将曾说:“舰炮决定着海战的胜负。”

在当今导弹核武器称雄海战的时代,舰炮还有如此权威吗?一位海军少校在2000年国际舰炮学术交流会的入选论文中毫不含糊地提出,在反击反舰导弹和防御飞机低空或掠海目标袭击中,舰炮有着独到的优点。在未来海战中,舰炮永远是战舰的刀刃。

他,就是海军驻富拉尔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青年军代表康郦。

监造必须创造

某新型舰炮研制已到关键的试验阶段。

“报告,平衡机工作不正常。”试验场的火炮专家纷纷围聚过来,果然听到平衡机有不正常的响声。

怎么办?大家一时不知所措。因为这种平衡机是根据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要素设计的,厂方技术人员纷纷把配件、安装环节与图纸要求,进行了一一检查核对,结果,丝毫不差。在场的专家也苦无良策,表示只能先按现状使用,请军代表按图照验。

刚从海军工程学院兵器系毕业的康郦,深知平衡机是火炮的调节机,一旦出现偏差,轻则影响射击精度,重则导致火炮失控。作为军代表按图照验,难以尽责。监造必须创造。他放下签字的笔,决心攻下这道难题。

说干就干。康郦上北京、下武汉,向多家权威研究所的专家请教。但没有找到现成的经验和办法。康郦就借了所需的大量资料。回到试验场后,边学习边实践,根据资料建起了完整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,进行了全过程、全环节的探索。

经过与战友1个多月的潜心钻研,终于发现了新的火炮动态平衡理论。这一研究成果使原来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。火炮达到了研制以来的最佳平衡状态,火炮的射击精度和稳定性能成倍提高。

旗开得胜,康郦勇气倍增。当时,某型火炮自动机循环系统在试验中频频发生故障。康郦主动请缨揽下了这一课题。他从工厂、研究所和图书馆借来了几百份资料,如痴如迷地钻了进去。遇到实在弄不明白的问题,就一次一次地进京向火炮专家求教。经过与战友们一起近两年的努力、数以万计的计算和论证,编制了上千条计算机程序和4个计算数表软件,终于,一套该型舰炮完整准确的自动循环图在他手上诞生了。该成果在首门样炮上经过数百发实弹试验,无任何差错。这一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康郦认为,军代表既然是军工企业军事代表,在技术上,必须达到设计员的水平;在管理上,必须达到检验员的水平;在动手能力上,必须达到工程师的水平。他就是凭着这种精神,在短短8年的时间内,共完成8项科研课题,其中已有4项获得军内科技进步奖,共发表论文32篇,与人合作出版专著2部,先后荣立二、三等功各一次,在舰炮事业的创造中崭露头角。

超越才能领先

现代海战变幻莫测,要求各种武备“一专多能”。某新型舰炮既可打击空中目标,又可拦截反舰导弹,担负着多种作战任务。所以,更换弹种的速度,就成了该型火炮发射率的关键。当时,国外已经装备舰艇的此类舰炮,更换一次弹种,最快需3分钟。无疑,这难以担负起“一炮多用”的重任,为此国内外专家们绞尽脑汁。国内某科研所作为一个特别课题研究了整整2年,使更换弹种时间缩短到1.5分钟,但离舰炮的作战反应时间要求,还有较大距离。

踩着别人的脚印总是落后,只有超越才能领先。康郦决心另辟蹊径。在一次坐车中突发灵感,产生了一个既实用又简便的全新思路,他立即回家进行演算,一连数日足不出户,写出了《B型舰炮快速更换弹种能力初探》。用这个思路,更换弹种时间可由原来的3分钟减少到10秒钟,更换风险系数骤减到零。这一方案在火炮专家学术交流会上引起轰动,被誉为“康氏更换法”。

要超越别人就要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。

某新型舰炮的供弹装置与自动机接口在试验中频频出现偏差,成了研制人员久攻不下的难题。第一次在试验场连续5次出现故障,不得不中止试验。

“肯定是设计有缺陷!”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,他开始了对这一设计方案的修正。现代化舰炮集机械、电气、液压、光学、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于一体,只有精通各门技术,才能担当重任。康郦就一门一门地学,一行一行地钻。所在工厂有专业技术夜大学,康郦就“借梯登高”,一下班后就赶往“夜大”学习。听完课,再回宿舍弄饭吃,然后再赶到办公室,钻研设计技术。整整半年,风雨无阻,一套系统的设计改进方案诞生了,舰炮专家们充分论证后,非常赞同,逐步在生产工艺上运用后,屡试不爽,原来存在的炮弹跳动、卡制、越位、弹槽等弊病全部消失。

忘我只图国强

阵阵炮声,打破了茫茫的科尔沁大草原的宁静。

某型舰炮正在进行液压系统对接试验。

突然,“嘭”的一声巨响,液压系统密封装置破裂,正在一旁作观察记录的康郦眼前顿时一片模糊。他大声呼喊:“停机,快停机!”然而,机器的轰鸣淹没了他的呐喊。康郦知道,油雾一旦形成油注,他的身体将被击穿。他更清楚,液压油和设备十分珍贵,如果损失了,试验将宣告失败。此时,他只有一个信念,马上制止这一出人意料的突发事故。

他不顾一切地向电话机方向摸去。然而,已经被喷射油腻滑的模拟甲板,使他难以站立和行走。他重重地滑倒了,头磕破了,鲜血直流,腿磕得疼痛难忍,他只好咬着牙用力爬行,直到抓起电话,制止了严重事故的发生。

1995年11月,某新型舰炮在试验中,突然一发炮弹卡在了炮膛内。国内外常用的排弹方法失灵了,在场的科研人员急得浑身冒汗,因为炮膛里的炮弹不仅时时危及着设备和人员的安全,而且其他试验也无法继续进行。康郦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通过冷静的思索,大胆提出了“人工后座排弹方案”。为了确保准确无误,他连续奋战两天两夜,对故障进行了周密的分析,严谨的论证,科学的计算,最终赢得专家的认可。实施时,他和战友李新德从容地走上炮塔,进行了认真严谨的操作,两个半小时后,终于排出了卡膛炮弹,化险为夷,为试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